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经验交流
……(开头部分已省略453字)
二、因地制宜整合、增强资源统筹力
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通过整合各方面人员、资金、平台、项目等资源,实现场地相对集中布局、功能集合构建、资源集聚壮大,发挥1+1>2的倍增效应,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重点盘活老祠堂、老“村部”、闲置“教学点”等场所,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综治中心等村级阵地有效整合,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截至目前,辖区x个县(市、区)均已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x%的乡镇(街道)建成实践所,x%的村(社区)建成实践站。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推进到哪里,打造了一大批“不设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公园、基地,不断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领域。
三、聚焦群众需求、增强活动吸引力
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手段广泛收集群众意见,依托省点单平台,建立群众喜爱的活动“菜单”和项目。调动“草根明星”、文艺骨干、乡土能人的积极性,在活动组织上编排群众自导自演的节目,让群众上舞台当主角,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充分发挥x丰厚的红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通过乡间夜话、屋场会、采茶戏、“大喇叭”等方式,让群众在春风化雨中接受宣传教育。探索开展“文明集市”做法,结合节庆日、周末、乡镇圩日等设立相对固定的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依托相对固定、便于聚集的场所,为群众提供义诊、义剪、家电维修、衣物缝补、旧物互换等一站式便民利民志愿服务,让群众形成一种日常习惯。结合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农村“一老一小”问题发力,在实践中心(所、站)全面推行“亲情连线”行动,建立了“亲情连线工作室”x个,开展便民服务x万余人次,不仅温暖了留守群体的心,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优化了乡村治理,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仅展示792字,全文共173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