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体制、危机干预机制方案(含建立心理人才库)
……(开头部分已省略832字)
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完善社会矛盾冲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体系,建立矛盾化解、法律援助、帮扶救助和心理疏导干预有机结合的服务机制,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将街道、社区二级综治工作平台与心理服务工作衔接,及时反映和协调群众利益诉求,消除和减少负面情绪。将心理服务与法律服务结合起来,帮助群众及时了解政策信息,提高法律素养和防护能力。将心理服务与帮扶救治结合起来,对家庭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心理失常人员等提供帮扶救助,开展社会关爱行动。对多发易发的矛盾冲突和危机进行及时疏导和有效干预,减少突发性群体性重大事件。搭建信息化的市级心理援助公益服务平台,建立市、县(区)两级心理援助公益热线。依托各地心理援助机构、社会工作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对高危人群持续开展心理援助服务。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市、县两级建立“心理人才库”,推进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和机构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进行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支持本地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社会心理服务的本专科和专业硕士培养方向,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专业人才招考,充实专业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普及型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依托本科、大专院校的心理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普及型的、掌握一般实操技能的社会心理服务人才。充分调动心理学专业在校学生、高校辅导员、中小学老师、村(居)委会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等加入心理志愿者队伍,通过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社会心理服务的相关理念、工作方法、伦理守则与实践技能。加强对社工的社会心理服务知识培训力度,在年度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培训中增加心理援助培训课程,实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社工+志愿者(义工)”双工联动,壮大社工心理服务队伍。建立一批市、区实践教学基地,探索符合社会要求、有民政特色的社会心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社会心理服务人员的职业胜任力。
仅展示841字,全文共180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