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文稿篇幅的“控制论”

文秘攻略

……(开头部分已省略204字)

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影响写作的变量有哪些?写作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些变量?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影响写作的变量主要有四种,即与写作相关的人、写作要表达的事情、与写作相关的时间、文种类型。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时间,不同文种,篇幅会表现出极大差异性,可谓千文千面、不拘一格。

至于第二个问题,针对以上四种变量,我量身定制了四把“标尺”(人、事、文、时),作为度量篇幅长短的“度量衡”,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文稿篇幅“控制论”,供大家参考。

说到控制论,大家都知道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理论之一,由美国数学家罗伯特·维纳1948年提出。它是一门研究生命体、机器和组织内部或彼此之间控制和通讯一般规律的科学,在工程、生物、经济、社会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所谓控制,就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进行通信并作用于对象。这话很学术,不易理解,通俗说就是不同的人和事物之间通过某种方式交换信息,不断反馈信息、纠正偏差,循环往复以致系统自洽的过程。

人类社会很多领域都离不开控制,包括自然生态在内的系统,从建构那一天开始,就得通过信息传递获得反馈,并以特定方式进行纠偏,通过纠偏而进化,进而达到整个系统运作逻辑的自洽。即便像建构一个由不同文字模块组成的文字系统——文章,同样可以从控制论中获得解释。

就拿“篇幅长短”这个问题来说,写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就得从不同维度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进而获得反馈,纠正偏差,最终确定篇幅长短,这俨然就是一个系统优化控制过程。

仅展示663字,全文共3577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应用文写作中的“信”“达”“雅”

应用文写作对语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平实和简明,二是要典雅。平实大约相当于古人所说的“信”,就是要表达出事物的真实面目或本质,不务虚言;而简明则相当于古人所说的“达”,要求写文章词句达意、通顺而明白即可;典雅则大致相当于古人所说的“雅”。

写材料如何思考?只有想到,才能写到

我一直主张,想写好文稿一定要注重思维训练,因为写作最终是思维的较量,倘若你不会思考或思维方式不对,实际写将起来是非常吃力的。于是,朋友们经常问到我写作思维的训练问题。为了给大家思维的启发,我在线下讲《公文写作的十大思维方式》,同时也在公众号里做一些探讨。

机关干部如何快速提高公文写作能力

公文写作是一项精细科学的脑力劳动。它包含了许多层次的内容,不是主观上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而必须经过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才能做好,这也正是大家感到材料难写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任何形式的写作都是主观对于客观的一种认知探索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人永远是主体。

资深笔杆子分享:材料标题就得这样拟

工作报告的写作,还有总结性材料的写作,实际上包含着与层次标题拟写相反的过程,即层次标题的展开。层次标题的拟写是对材料进行概括、归纳的过程,即:分析材料→归纳材料→提炼标题(笔者曾在《应用写作》2014年第6期撰文谈到这个问题)。

浅谈机关文稿写作的基础

机关文字工作者与自己服务的对象即单位的领导人相比,无论人生阅历、从政经验、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人脉关系、信息量等都没有什么优势,为什么领导人还愿意采纳机关文字工作者起草的文稿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机关文稿写作的基础进行一番分析。

最近上新
乡镇党建办公室2025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25年第一季度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

坚持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党管干部政策,不断强化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解决市国资委党委在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整改工作方案。

党课讲稿:当好“四种”人,走好“书记”路

书记作为“班长”,在单位建设特别是在班子建设中,起着“主心骨”作用,负有“第一位”责任,对于提高班子建设和单位建设水平至关重要。我感到作为一名书记,应重点加强管党领班、培养人才、执行落实、自主创新等4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当好“四种”人,走好“书记”路。

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x区认真贯彻落实《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不断深化政务公开,从改善群众对政务公开的“体验感”入手,聚焦常态化、全渠道、零距离体验,有效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