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党课: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内涵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头部分已省略373字)
第一,从逻辑内涵的角度,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选择、必然选择;第二,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重点围绕“五大板块”、注重“五大创新”、抓好“五大件”等三个关键环节;第三,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角度,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产生各种服务业,与高质量的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第四,从企业运行和产业组织的角度,随着技术和分工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对应的企业运行方式和产业组织体系也会发生深刻变化;第五,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一定的生产力配置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匹配的社会基础性变革又有相应的制度要求。
第一部分,新质生产力是当下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选择、必然选择
新质生产力不是一般的经济增长,而是摆脱了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增长跃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理论上,一国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剩余逐步积累的过程。一般有四种途径:一是通过持续的要素投入,如通过资本投入、劳动力增加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得生产超过消费,产生剩余和积累。二是通过国际经济合作,比如在国际贸易中形成净出口或者引进国际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三是通过对外武力征伐、殖民等,掠夺他国的资源和财富。四是通过科技进步和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对于第一种路径,在历史上推动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和不平等等问题。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这种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模式,但近年来随着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持续上涨,比较优势不再显著。而且长期形成的靠房地产、基建等投资拉动、债务驱动为主的增长模式也日益难以为继。
仅展示771字,全文共3032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