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系统深入学习最新理论成果集中研讨发言材料
……(开头部分已省略521字)
第二,要牢固树立“为国聚财、为民理财”导向。财政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当家理财不仅要看总量规模,要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一方面要坚持税源高质量,放水养鱼,综合运用财税政策工具,推动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聚焦企业经营发展的难点痛点,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多维发力减轻企业负担,“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纾困减负,给企业带去“及时雨”、吃下“定心丸”,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激活市场主体的引导促进作用,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要坚持收入高质量,颗粒归仓,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加大综合治税力度,精耕细作抓好收入征管,强化各类涉税信息梳理、汇总,密切跟踪重点企业、主要行业经营情况,不断提升征管质效。积极寻找新增税源,挖掘产业链、供应链环节的潜在税源,培育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扩大财源税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第三,要牢固树立“民有所盼、财有所为”导向。财政一头连着国之大计,一头连着百姓民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要克服减收增支影响,坚守民生财政本色,立足“基本民生”和“基础标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把民生愿景转变成幸福实景。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严格管理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非重点支出,精打细算管好“钱袋子”,用政府的“紧日子”换百姓的“好日子”,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牢牢守住基层“三保”底线。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补齐民生短板。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构建投入保障机制,统筹推进“十百千万”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质效。在精准投放、加强管理上持续跟进发力,完善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持续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把每一分补贴资金都及时精准足额发到群众手中,切实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老百姓的心窝里,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
仅展示853字,全文共177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