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监察委员会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报告
……(开头部分已省略610字)
(一)坚决整治中小学“校园餐”突出问题,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学生的“小餐盘”是家长心中的“大民生”,校园食品安全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关系家庭幸福和公共信任,社会对此极为关注。市监委在全国率先将幼儿园、在京高校一体纳入整治工作,重点纠治挤占挪用学生餐费、收受第三方服务企业和供应商贿赂、食品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89个,立案148人,已处分101人。严肃查处某供餐公司“围猎”多所学校相关人员问题,推动全市中小学以案为鉴、自查自纠。督办x区某学校食堂建成多年未投用,致使2000余名师生长期吃盒饭问题,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教育、市场监管、财政等部门联合制定修订中小学食堂管理、校外供餐管理和食品安全规范化操作指南等12项制度,x、x、x等区投入资金5.92亿元改造提升960所学校食堂设施设备。经过整治,“校园餐”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各中小学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和膳食委员会制度,所有外供餐学校全部实现“桶餐到班”,1800余名责任督学一线常态督导,校园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二)深入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筑牢乡村振兴基石。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损害农民切身利益,侵蚀集体资源资产,阻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群众深恶痛绝。市监委紧盯重点对象、重点事项、重要环节,联动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严肃查处挪用私分集体资金、滥用职权处置集体资源、贪污侵占集体资产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865个,立案421人,涉及374名村级“一把手”,已处分345人。农业农村部门清理整改超长期、超低价等问题合同7580份,联动追回欠款7.93亿元,化解债务13.29亿元,整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问题709个。经过整治,清除了一批掏空集体资产、啃食群众利益的“蛀虫”。
仅展示762字,全文共521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