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中国医生》观后感心得体会1500字(7篇)
……(开头部分已省略313字)
放映结束,随着字幕和片尾疫情纪录镜头的滚动,现场观众五次鼓掌致敬,为刘伟强导演及整个制作团队鼓掌,为角色原型“人民英雄”张定宇鼓掌,为眼含热泪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的钟南山院士鼓掌,为疫情期间奋战在一线,以血肉之躯阻击病毒的武汉及全国医务工作者鼓掌,为英勇的武汉城市鼓掌!经久不息的掌声,让感动的氛围蔓延在整个洪山礼堂。
在映后的主创见面互动中,张定宇形容电影是一枚饱含深情的“催泪弹”,同时也对张涵予塑造的张竞予院长给予了肯定:“电影里的院长的一些脾气和习惯是我的,但那些果敢英雄的特质,是凝结了所有医务人员的形象展示出来的,谢谢所有主创和摄制单位为我们带来这部电影。”张继先也表示影片令自己深受感动:“从头到尾,我的眼泪就没干过。袁泉饰演的重症医学科主任,应该也是抗疫一线很多人的缩影。这个角色虽然语言不多,但坚毅的眼神演出了一个主任带领全体医务工作者向前冲的模样。”和专业的影评大V相比,这些医护人员的文字显得简单质朴,没有那么多专业名词,他们只是单纯以观众的角度,以参与者的角度表达了影片给予自己的最直观的感受——好看!例如有人说:“电影更像是武汉市卫生系统的纪录片,一幕幕又重回去年抗疫场景”。又有人说:“感谢这部电影,帮我们留住了这段记忆,也一并留住那段艰难麻木震撼感动的心路。”将一部纪实型的影片比作纪录片,这大概是对《中国医生》最高的评价,但影片本身也的确担得起这样的赞誉。
电影的出品方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电影里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故事也是真实发生的。”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原型,非张涵予饰演的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的张定宇院长莫属。这位平凡而伟大的院长患有渐冻症,但是在疫情爆发时,他带头冲在最前线,带领金银潭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成为武汉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他虽身有不便,为了救人,却咬牙忍耐,在疫情爆发初期,也是武汉医疗资源最匮乏的那个月,他每天都6点起床,凌晨1点才得以躺下。当得知自己的妻子也不幸中招,他也没有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一直将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完才有机会在3天后的深夜奔赴妻子所在的医院匆匆一见,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金银潭医院主持大局。
仅展示914字,全文共1119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