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街道临聘人员管理考核实施细则

规章制度

……(开头部分已省略202字)

第二章  人员管理

第一条  街道临聘人员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其所分配的办(所、站、队、中心)按照有关规定具体负责。需交流调整时,经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及相关党政领导酝酿后,由基层党建办拟订方案提交街道党政会议研究决定,再由所接收的办(所、站、队、中心)于5个工作日内到基层党建办办理相关手续。其中属于中层干部类的,由党建办发文并统一送到位。

第二条  街道新聘人员,必须按以下程序进行。(一)各办(所、站、队、中心)按照街道机构职能设置方案,确因工作需要新聘人员,由各办(所、站、队、中心)向主管领导申请,报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同意,再由基层党建办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聘用方案后,经街道党政会议研究决定,按方案聘录。(二)新聘人员,必须实行试用期。试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主要了解思想政治素质、与岗位的匹配度以及其他工作表现情况,由基层党建办在试用期满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民主测评、考察和评价鉴定,不合格的不予录用。(三)基层党建办负责统一办理聘用手续(区职能部门临聘人员到基层党建办备案)。凡未经街道党政会议研究同意并统一办理聘用(备案)手续的,不得产生任何临聘人员费用。

第三条  临聘人员合同期满,由基层党建办会同所在办所严格按照续聘考核相关程序要求对其进行考察考核,再上报街道党政会议研究审定是否续聘(区职能部门临聘人员由基层党建办根据街道党工委专题会议研究情况,建议区职能部门对其是否续聘或调离本街道)。

第四条  临聘人员在合同期内因个人原因主动辞职或合同期满不愿续聘的,应由本人提前30天提交书面离职报告,所聘办(所、站、队、中心)审核后向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办事处主任、工委书记申报批准。同时,所聘办(所、站、队、中心)应督促离职人员于审批后5个工作日内到基层党建办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其年度绩效考核奖金等原则上依据称职等次标准,按月折算发放。因按此款规定办理相关解聘手续而产生的工资、奖金等费用由相关办(所、站、队、中心)负责追回。

仅展示827字,全文共3461

请登录后继续
相关文档
2024年度经营业绩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总公司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有效开展年度发展目标责任管理考核评价工作,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

派出所案件办理队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本月办理的行政治安案件流程信息录入警综平台比例达到100%的,严格按照警综平台要求流转案件的,得满分15分,其中受案满分为10分、结案满分为5分。

2022年公司绩效考核工作方案

保障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提高公司整体绩效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现代化、有竞争力的队伍。

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核实施办法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力提升村(社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干事能力,充分调动村(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街道工委、办事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绩效考核管理实施办法、细则,结合我街村(社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乡镇村(社区)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规范和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促进村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我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最近上新
乡镇党建办公室2025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2025年第一季度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

坚持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党管干部政策,不断强化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解决市国资委党委在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整改工作方案。

党课讲稿:当好“四种”人,走好“书记”路

书记作为“班长”,在单位建设特别是在班子建设中,起着“主心骨”作用,负有“第一位”责任,对于提高班子建设和单位建设水平至关重要。我感到作为一名书记,应重点加强管党领班、培养人才、执行落实、自主创新等4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当好“四种”人,走好“书记”路。

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x区认真贯彻落实《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不断深化政务公开,从改善群众对政务公开的“体验感”入手,聚焦常态化、全渠道、零距离体验,有效提升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